> 設計學院 > 課程設計 >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隨著北京市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規模減量發展、街區品質提升

“留白增綠”、城市更新行動的不斷推進

五道口的街區環境建設持續提升

《風景園林設計》課程中

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的同學們

以城市開放空間為核心

“五道口公園設計”為題

共同探討其更新模式

課程設計要求
五道口片區是北京高集聚區的核心地帶,也是高密度住宅與商業、交通的城市綜合區域,毗鄰清華、北大、北林、地大、北語等眾多高校及高科技公司。區域內有地鐵13號線五道口站交通樞紐,與成府路、荷清路、王莊路等道路連接。隨著京張鐵路的下穿和兩側違建的拆除,場地具有改造綠色開放空間、溝通街區、重塑街景、提升品質的機會。設計要求拆除臨建和違建結合原先的隔離綠帶和邊緣化的場地,形成公園建設用地;保留原有的居住和商業用地;整合該區域交通、商業和文化等公共職能,使得清華同方、五道口電影院、購物中心、居住區等區域整合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并建立與五道口地區的有機聯系,成為綜合的城市開放空間系統,滿足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充分挖掘用地潛力,用好每一平米,使其具備商業、餐飲、交通中轉、事件活動、文化等一系列功能,呼應五道口試圖成為“宇宙中心”的宏大目標。

授課教師

郭 巍 林 箐 張晉石 王 鑫

李 正 吳丹子 魏 方 王博婭

課程作業展示
《記憶·鐵路》

班級姓名:風園19-1 夏若禹

指導教師:林箐、王博婭

設計說明:

本設計通過在場地內復原了部分京張鐵路舊址,建立了一個以鐵路肌理為場地主形態、以鐵道公園為特色、以京張鐵路文化為主題的城市開放空間,方案充分利用了一系列場地中原先存在的灰色空間,為周邊的居民提供了系列新型的活動場所,同時設計也順應海淀區規劃中京張綠廊的走向,以南北向為主軸線,將綠色空間引入城市中心地帶,為綠廊繼續向南延伸奠定了基礎,提升了五道口地區的綜合價值。

學習感悟:

本次園設課讓我對城市開放空間的認知與設計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面對現代城市中公共空間設計時應當綜合周邊區位的各種條件仔細分析,將綠地空間的功能從最基本的局部環境美化拓展成解決區域場地矛盾的一種有效方式,十分感謝林老師和王老師一個學期以來對我的幫助!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潮汐》
班級姓名:風園19-1 宋雪瑩指導教師:林箐、王博婭

設計說明:

宇宙是一個由各種物質組成的引力場,潮汐是在天體作用下產生的活動。定位為“宇宙中心”的五道口匯聚了各種人群、各種文化,在多元的要素的“引力”作用下,五道口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段、或是在時代的更迭下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因此設計以“潮汐”為主題,在激活五道口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為周邊多樣的使用人群提供交往場所,滿足不同時間下人們的不同需求,打造一個不斷變化且充滿活力的單元。設置騎行、步行雙游線,建立立體交通,以減輕高峰時期交通壓力。

學習感悟:

本次課程設計相較之前有很大不同,首次接觸與城市更新相關的設計,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難度也更大。設計起初有很多細節想的并不全面,忽略了很多必要因素,十分感謝兩位老師的悉心指導,在與老師的不斷學習交流下,逐漸對城市更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逐步完善方案,使我在短短幾周的時間里收獲頗多,意識到對于場地的設計不能只是天馬行空的想象,要充分結合場地現狀因素,從實際出發考慮設計的合理和必要性。本次設計中在豎向設計及圖紙表達等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之后會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設計與圖紙表達的能力。

《記憶蒙太奇——記憶的永恒與當下》
班級姓名:風園19-1 李子園指導老師:林箐、王博婭

設計說明:

蒙太奇原本是一種電影的拍攝手法,它通過“碎片化的影像片段”、“倒敘的敘事手法”、“不同時空交替出現的手法”使電影敘事更加謎團重重。而將其運用到景觀中則成為一種組織串聯景觀的方式。五道口也具有豐富的歷史記憶。從改革初期的電影熱潮、京張鐵路清華園站,到如今的時尚樂園、學術交流中心,仿佛一部敘事電影?;跉v史記憶、使用者需要和場地本身的特質,建立起一個個能夠讓游客體驗到不同的空間場景和場地記憶的拼圖,將這些拼圖排列、重組、整合,還原出完整的情感體驗,展現出五道口曾經和當下的不同場景。

學習感悟:

感謝林老師和王老師在這一學期的園設課對我的悉心指導,使我獲益匪淺。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心靈地球》
班級姓名:風園19-1 李微指導教師:林箐、王博婭

設計說明:

設計場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京張鐵路綠廊的一部分——五道口地區,屬于城市功能拓展區,其功能定位為首都面向全國和世界的高端服務功能的重要承載區,也稱“宇宙中心”,且周邊高校眾多,商業氛圍濃厚,根據五道口“宇宙中心”的區位和周邊人群的使用情況,將地塊定位為一個綠色、活力、開放的空間場所,為周邊大學生及工作青年,提供休憩溝通的場所,搭建學習交流的綠色平臺,為碌城市中的孤單心靈找到慰藉之地,同時喚醒場地本身的鐵路文化,使五道口成具有吸引力的綠色綜合體。

學習感悟:

城市開放空間是供人們行走的街道、聚集的廣場、交易的市場等的公共環境空間。而這種城市空間的產生,城市開放空間的產生是城市化,現代化的結果,是當代人行為活動的重要空間,同時也是喚起城市活力的重要一環。本學期設計地塊位于學校緊鄰的五道口地區,雖然課程短暫,沒有對現場進行再次的細致調研,但也是這種機會讓我更加深入學習了一些線上感知現場,線上了解人群需求的方法,同時感謝林老師和王老師一學期的細致指導!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五道口開放空間設計——探尋》
班級姓名:風園192 蔡睿指導老師:王鑫、張晉石

設計說明:

該場地位于五道口人流聚集區域,而五道口歷來有“宇宙中心”之稱,故此處開放空間的功能和人群都較為復合多樣。結合對周邊建筑和人群的分析,從不同人群的角度出發,以“探尋”為主題,結合科技、辦公、商業、休閑和文化等方面的特色,旨在使不同人群在不同空間中探索不同的場地功能和氛圍,實現開放空間的開放性和功能復合性;同時使場地更具有五道口宇宙中心的特色,吸引附近更多的人群前來游覽。

學習感悟:

通過本學期對于開放空間設計的學習,在兩位老師的指導以及與老師不斷溝通的過程中,我初步理解了城市開放空間與城市公園設計的不同,更加深入地豐富自己的設計語言和設計思維,同時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希望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將此次的收獲加以運用并不斷進步。

《綠融催化劑》
班級姓名:風園19-2 廖家婕指導教師:張晉石、王鑫

設計說明:

場地位于北京五道口,北至清華同方大廈,南至五道口購物中心,周邊遍布多所高校以及多個建設于不同時期的社區,京張鐵路遺址穿越其上,與承擔場地區域主要交通功能的13號線相呼應。狹長的用地連接了多個不同功能分區,需滿足不同時間段、不同區域的多層次人群的活動需求,同時激發區域綠色活力。

設計以“green intergration catlyst——綠融催化劑”為主題,引入以綠色開放空間為主要反應條件的城市綠色化學反應。從過去、現實、未來三個角度出發,創造具有活力的綠色開放空間,滿足周邊復雜使用需求,用綠色力量融合歷史文化、使用需求和區域發展,形成復合型的城市開放空間。

學習感悟:

本次課程學習中,從場地現狀分析出發,聯系北京市城市更新等戰略,我更深刻的了解到城市更新涉及到多方面考慮,不僅是與人的需求有關,還與文化傳承、區域發展等多方面有關,認識到了城市更新的復雜性,也以此出發做了一些思考和學習。雖然因為疫情錯失了實地調研和與老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但兩位老師通過直播的方式,讓我們通過視頻對場地現狀有了基礎認識,同時在方案推敲、圖紙呈現上也給予了我們很多針對性的指導。十分感謝兩位老師這段時間的付出,幫助我們克服這次課程中時間與空間上的障礙,我們受益匪淺。

《城市拼縫計劃》
班級姓名:風園19-2 湯宜靜指導老師:張晉石、王鑫

設計說明:

五道口地區高校、商場、企業和住宅云集,多元交匯。宇宙中心的更新迭代,為人們帶來了新潮流、新文化、新科技,同時也引發了城市發展中難以避免的矛盾??萍紕撔缕髽I大廈拔地而起,獨特的京張鐵路記憶被遺忘;人們追逐互聯網新潮文化,鄰里間的交往被忽視;商業空間逐漸完善,居民對公共設施的需求卻難獲回應;繁雜的現代交通侵占慢行系統空間;快速的城市發展破壞生態景觀……劃破城市天際線的13號地鐵線仿佛也將五道口地區割裂,現存的多對矛盾亟待解決。因此,設計提出“城市拼縫計劃”,將城市開放空間景觀視作解決矛盾、縫合場地的針線。通過對場地邊界的街道進行梳理,設置多個符合場地氛圍與人群需求的硬質鋪裝廣場、綠地,打造騎行綠廊,并點綴如鄰里長廊城市花田、鐵道花境、露天劇場等多個節點,達成拼縫交通、拼縫功能、拼縫文化、拼縫生態、拼縫回憶的結果。為使用者提供更加和諧、實用的城市開放空間。

學習感悟:

疫情之下的“線上教學”,無形之中增加了設計的難度。為了讓我們更好的調研、了解場地,張晉石老師和王鑫老師特意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帶領我們“走”場地,并在后續課程中悉心指導。非常感謝兩位老師的付出,讓我收獲頗豐。在一次次對設計的修改中,我逐漸領悟了廣場與公園設計重點的異同,對如何保留場地記憶、塑造場地氛圍有了進一步理解,以往相對薄弱的空間尺度把握也獲得了新的訓練。我在設計場地內部主空間的同時,也特別關注了城市開放空間中的邊界、灰空間的設計與使用。在日后的學習中,我將繼續努力獲取新知識,并融合本次設計課程中老師們給予的經驗,爭取更全面的考慮與設計。

《軌·記》
班級姓名:風園19-2 尚澤林指導老師:張晉石、王鑫

設計說明:

五道口周邊高校云集,寫字樓林立,是商業、社區、辦公的集合體,京張鐵路的輝煌過往,更是在場地傾注無數珍貴歷史記憶。經過時代的更迭,曾經海淀區的活力中心,有著“宇宙中心”稱號的五道口,卻淪為如今場地形式單一、缺乏活力的城市邊角,如何喚起人們的記憶,溝通過往與現在,并留存下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印記?本方案圍繞軌道之“記”展開,以京張鐵路綠道串聯整個開放空間,強調場地中鐵軌留存過的痕跡,結合城市慢行系統,設置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以此為軸,創造豐富多樣的活動場地,使不同年齡段的市民都可以參與其中,記錄我們與鐵軌的故事。

學習感悟:

城市開放空間的更新再設計,對我來說是一個比較新的課題,場地的設置、道路的規劃、植被的選擇等等,都跟以往有很大不同,這就需要轉變設計思維,從新的角度出發,進行方案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兩位老師提出了許多關鍵性的指導意見,為我的設計把控了方向,增添了活力。很遺憾的是,疫情原因本學期采取了全程線上授課的方式,沒能到場地進行實地調研,但張晉石和王鑫兩位老師采用線上直播的方式,帶我們“親臨場地”,通過鏡頭感受場地現狀,并給予即時的現場講解,讓我們對場地現狀的認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都市律動》
班級姓名:風園19-3李夢茹指導教師:李正 吳丹子

設計說明:

本次設計致力于發掘場地潛力,強化場地軌道交通的線性特征,充分利用現有火車遺址和高架空間,打造居民休閑游憩的康體樂活之地,高校學生碰撞交流的共享之境,工作通勤的綠色之路,鐵路記憶的繁榮之處,打造城市風貌的靚麗風景線。

場地打造城市開放空間統籌周邊各類用地,彌補城市裂縫,激活區域活力。這里未來將承載都市燈火酒綠之下的文化律動,青年文化與鐵路記憶并行不悖;也是充滿無限潛力的景觀“綠”動,城市基礎設施與綠色開放空間有機結合。

學習感悟:

雖然本次園設課全程線上進行,有很多的不適應,但是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能夠完善最終的課程作業,并在過程中了解到場地現狀梳理的重要性,復雜用地關系的處理手段,對概念生成和深化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拾光林影——北京市五道口公園設計》
班級姓名:風園19-3 張怡寧指導教師:李正、吳丹子

設計說明:

場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五道口地區,周邊條件復雜,毗鄰成府路、清華東路、北京林業大學、清華大學及大量的住宅與商業用地。場地內部有東王莊社區、五道口華聯商場等多種類型用地,地鐵十三號線高架、成府路等城市重要線性要素從場地中穿越。

基于對于場地現狀的理解,將五道口公園定位為城市驛站,將其打造為供使用者進行業余休閑活動的場地,為整日奔波的人們提供一個心靈居所。設計后的場地被賦予集會、散步、活動、休閑等功能。采用曲線的景觀語言,以營造輕松的氛圍。為更好地承載這些功能,場地內部形成了西密東疏、北密南疏的布局。場地內部設置了林下棧道、疏林草坪、戶外劇場、冥想空間、親水沙灘、戶外讀書區等小場地,為使用者提供多樣的休閑空間。

建成后的五道口公園將成為綜合的城市開放空間系統,滿足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學習感悟:

經過本學期風景園林設計課程的訓練,接觸并學習了城市開放空間的設計,收獲很多。得益于老師的提醒與指正,學習到了很多新的設計手法與思考角度,原本上在設計上存在的誤區也得以被及時糾正。得益于此次課程,我對“風景園林”也有了新的認識與理解。有幸能與同學們進行交流,感謝兩位老師的本學期的悉心指導與體恤理解,期待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再次相遇。

《蓄勢萌發》
班級姓名:風園19-3 蔡學儀指導老師:吳丹子、李正

設計說明:

經過前期的調研分析,我打算在這里打造一個集鍛煉、休閑、觀賞于一體同時宣揚歷史文化的多功能場地。

鑒于五道口地區具有的生機和潛力,整體形態上采用了種子萌發的意向,種子破土而出,象征著生機和力量。園內采用了金、木、水、火、土五個元素,金代表休閑廣場,木代表植物景觀花園,火代表體育運動場地,水代表雨水花園,土代表陽光大草坪,打造了五個主題花園,人們穿梭其中,可迅速便捷地享受里面的功能,或揮灑汗水,或心曠神怡。

學習感悟:

這學期是我第四次上園設課程,這次的場地是一個面積比較大、長條形的城市開放空間,是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情況,所以對我來說難度比較大。經過了老師們的指導和自己的一些案例參考,我對這種類型的場地的設計有了概念,并逐漸完成了自己的設計,在老師的一次次評圖中我受益匪淺。在最后的出圖階段,我在圖紙上嘗試了新的風格,也得到了新的收獲。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星路軌跡》
班級姓名:風園19-3 陳典典指導老師:吳丹子、李正

設計說明:

從場地承載的歷史文脈和場地特有的社會功能出發,結合五道口宇宙中心的場地定位和京張鐵路遺址的元素,確定設計主題為“星路軌跡”,保留歷史記憶,并同時代文化相結合,更新城市廣場景觀,激發場地活力。同時為彌補場地缺失的藝術氣息,在場地西北橋下空間開辟藝術空間,滿足北部高校學生和白領精英精神文化需求。

學習感悟:

本次園設課程雖然歷時較短,但依舊在兩位老師耐心細致的指導下收獲了很多有效的建議和思路,增強了對城市開放空間設計課題的認識,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道阻且長,我們依舊需要繼續學習和充實自我,期待將來能交出滿意的答卷。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尋跡》
班級姓名:風園19-4 關淇勻指導教師:郭巍、魏方

設計說明:

五道口城市公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五道口區域,綠地周邊高校林立,更是有許多的居住區、商業區以及辦公區,使用人群復雜多樣。值得注意的是該地區以京張鐵路重要節點五道口聞名,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在后疫情時代的背景下,場地設計意在促進使用者在積極運動、放松身心、互動交流的同時,尋跡關于這片場地的記憶。場中的雨水科普花園、鐵道花園、兒童花園、互動花園四個主要花園區由一條蜿蜒的健身步道串聯。人們在跑步健身的同時能夠不斷感受尋跡生活的美好,享受五道口特有的文化。

學習感悟:

在兩位老師的指導下,我逐漸對城市開放空間設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它與之前課程中學習到的城市廣場、城市公園的設計思路有所不同,尤其是在道路交通方面,城市開放空間極大展現出了開放性與包容性。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嘗試用節點花園的方式將整個公園連結成一個有秩序的整體??偟膩碚f,我認為本次課題對于我們完成城市開放空間設計是一次很好的鍛煉。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五道口新世代》
班級姓名:風園19-4 楊一凡指導教師:郭巍、魏方

設計說明:

設計以五道口新世代為題,從五道口宇宙中心的概念出發,將宇宙膨脹拆分為時間、空間以及人群三個維度。從時間及空間上來看,設計要達到的目的均為更新、保留與再造。在具體設計方面,更新主要體現在橋下空間的更新、廣場的更新以及街道立面的更新,通過置入小微空間滿足多種功能需求;保留主要體現在設計結構遵循場地原狀條件,在北側與南部設計了較大的集散廣場,而在中部設計了較大的片狀綠地;再造主要體現在設計選取了五道口地區比較重要的幾個意象,將其提煉后分別設計成不同的主題花園,延續了場地的記憶保留了五道口熱烈、開放與包容的精神。而從人群這一維度上來看,人群是生活在時間與空間之中的,因此設計同時滿足了生活在五道口周邊地區的不同人群的多種需求。

學習感悟:

首先感謝郭老師與魏老師本學期對我耐心細致的指導,在兩位老師的指導下,我初步學習到了如何進行城市開放空間的設計。在課程前期,通過兩位老師的講解,我認識到本學期的設計課程內容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因此,在開始設計前我首先進行了必要的資料與案例的收集,這為我自己的設計方案提供了比較多的幫助。在設計過程中,我的節點形式與路網結構出現了多次問題。在魏老師的幫助下,我學習到了如何精簡路網、如何用路網更好地串聯一級節點,以及如何在場地中置入二、三級節點。最后在設計表達時,我發現經過幾個學期的鍛煉與學習,我能夠較好地將自己的設計用圖紙的方式表達出來,并使最終的設計排版呈現出較為豐富的狀態,這一點讓我十分欣喜。但總結來說,我本次的設計仍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華聯東部的綠地與華聯底層業態產生了沖突等等。未來,我仍需繼續不斷學習設計知識,豐富自己。最后,再次感謝兩位老師的指導與包容。

《律動依舊》
班級姓名:風園19-4 嚴瀚澤指導教師:郭巍、魏方

設計說明:

本設計從場地內最重要的兩個特征——京張鐵路拆除與十三號線的噪音作為切入點,在京張鐵路原線上設置與十三號線的行駛相同步的噴泉,將過去京張鐵路有節律的行駛景觀化再現,并化十三號線的噪音為噴泉噴起的提示音,解決噪音問題。以原京張鐵路的軌道線為主軸,在右側南北向線性布置公共活動空間,總體呈現南北兩側開放集散為主,中間游園化為主的結構。從北至南主要布置有活動廣場、室外辦公休息區、芳香花園、兒童游樂、聽竹園、下沉搖滾劇場等活動空間,有機整合商業、居住、辦公和城鐵等復雜用地,為各類人群都提供了滿足其放松娛樂的休閑空間。盡管列車的轟鳴不再,但這里通過公共開放的綠地獲得了新生,保留道口記憶的同時又賦予其新的機遇,相信這里定會為五道口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學習感悟:

本次設計地塊周邊用地情況非常復雜,在老師的指導下,我逐漸把握住了場地周圍的環境特性,依此確定了場地各部分的大體氛圍,進而形成了設計結構。與以往的設計不同的是,學會如果嚴謹仔細地對場地現狀進行分析,合理地進行設計,而非沒有限制、單一地去進行布置。此外,我對空間的塑造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無論從形態上還是在空間的氛圍感和體驗感上,都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感謝兩位老師一學期以來的耐心指導,讓我收獲頗豐。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道口新生 五道口——未來的智谷》
班級姓名:風園19-4 虞夢瑩指導教師:郭巍、魏方

設計說明:

設計以“重現五道口宇宙中心的輝煌”為設計目標,以北京市海淀區五道口片區為設計對象,設計圍繞科技之智、生態之智、文化之智這三個策略展開,利用數字景觀賦能智慧公園,關注街道空間品質提升和片區的生態價值,回溯五道口片區記憶、書寫百年京張歷史,使道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學習感悟:

通過這個學期的園設,我對于城市開放空間設計這一課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首先要合理處理各個用地的產權界限,而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對場地的調性把握、定位,最后是揮動設計的想象力,植入豐富的活動與主題?;赝@一學期的訓練,我對于形式與功能的統一的理解和體會更深入,同時,對于地形和種植設計的掌握也更進一步。感謝兩位老師這一學期耐心細致的評圖,在過程中收獲很多~~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2019級風景園林專業《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成果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中未標注“來源或是標注“來源**(網站)”的作品,均轉載于第三方網站,本網站轉載系出于傳遞創意設計競賽信息之目的,不保證所有賽事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請您在閱讀、創作過程中自行確認,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刪除。


亚洲大波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