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學院 > 畢業設計 > 廣西師范大學設計學院2022年工業設計系畢業設計作品展

廣西師范大學設計學院2022年工業設計系畢業設計作品展

工業設計系下設工業設計專業和產品設計專業。近年來系部依靠廣西師范大學師范類教育學科優勢,憑借辦學所處地桂林的國際化旅游產業優勢,運用“人文藝術+智能技術+工程實踐+國際化視野”的設計思維,關注大教育領域對于教育裝備產品的需求,關注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需求,關注地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問題,圍繞“裝備與智慧設計、旅游與文創設計、地域與生態設計”主題展開畢業設計,以深入挖掘專業內涵,持續打造“教育產品+旅游文創”的專業特色。
作品展示

工業設計

01
作品:基于碳中和理念下的聯合收割機設計
作者:楊梓航
指導老師:梁韻
這是一系列基于 “碳中和”的發展理念下的概念農業機械設計。包括一臺智能聯合收割機和其配套使用的風力充電樁、堆肥罐。聯合收割機采用全電力驅動,并通過配套的風力充電樁進行充電,實現節能減排。堆肥罐用于收集秸稈等農業副產品,轉化為綠色肥料。
More
02
作品:基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氣道梗阻救助產品設計
作者:葉雪寧
指導老師:陽海鷗
設計主要是圍繞“加強急救體系建設背景下的人們生命安全保障”的主題,針對生活中氣道梗阻緊急狀況下缺乏救助產品、公眾對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知識和實踐訓練缺乏等問題進行救助產品創新設計。針對這些問題設計出救助、訓練以及知識普及功能一體化的氣道梗阻救助產品。
More
03
作品:兒童消防教育類游樂設施設計
作者:楊凱惠
指導老師:梁韻
本次設計將消防教育以及兒童娛樂設施進行結合,將消防教育進行實體化。外觀設計為了契合消防主題,在配色以及造型上都用到了消防元素,用圓潤的形象,提高產品的親切感,拉進兒童和游樂設施之間的關系。并且為了滿足兒童邊學邊玩的情感需求,通過調研分析總結出的兒童在火場中受傷的主要原因進行情景模擬設計,讓兒童在玩耍時能夠通過玩而聯想到消防知識,通過玩耍加強消防知識的印象。
More
04
作品:南美白對蝦養殖設備的智能化設計
作者:勞開潔
指導老師:覃千航
目前國內適用于南美白對蝦養殖的智能設備系統仍不完善,為了進一步優化南美白對蝦養殖設備的智能系統,本次設計以南美白對蝦為研究對象進行養殖設備的智能化設計研究。目的在于解決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養殖戶提供更加科學智能的設備與更加符合人機工學的設備使用體驗。
More
05
作品:壯錦風格特色的坭興陶空氣凈化器產品設計
作者:李承青
指導老師:寧紹強
該產品以學生、辦公室一族、獨居人士為目標用戶,通過調研分析市場現有產品的風格與優點、用戶的需求和喜好、坭興陶的材料特性與工藝以及壯錦紋樣的寓意等,選取出合適的坭興陶雕刻工藝和壯錦紋樣,最終設計出一款主體材料為坭興陶且具有壯錦風格特色的小型空氣凈化器。
More
06
作品:基于廣西地理元素的坭興陶助眠音箱產品設計
作者:黃超華
指導老師:寧紹強
針對15至35歲夜晚臥室場景下的獨居失眠人群,就坭興陶的特點、現狀,廣西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失眠人群的需求與痛點進行了歸納總結,最終設計出一款集智能交互、助眠減壓、APP調控三個功能為一體的坭興陶助眠音箱產品,把助眠過程變得智能化、科學化。
More
07
作品:兒童流動檢測醫療車設計
作者:陳曉艷
指導老師:梁韻
面對幼兒園晨午檢工作復雜的檢查機制,兒童流動醫療檢測車設計,主要針對幼兒身體健康監察需求,使幼兒在常規檢測過程中減少抗拒行為并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設計能夠滿足幼兒趣味需求,最終釋放兒童檢查壓力,使其積極面對健康檢查項目,提高幼兒園晨午檢工作效率,同時形成更緊密的家校合作關系網絡。
More
08
作品:產品模型實驗用石膏漿攪拌器設計
作者:韋宜杉
指導老師:穆榮兵
本次設計針對學生在實驗室石膏模型制作過程中的系列痛點進行設計,實現石音制作的智能化、自動化,規范學生的使用流程,從而優化課堂的體驗感,提升課堂質量。產品具備稱量、智能運算及自動攪拌功能。將石音粉置于頂部稱量,產品智能計算所需配比的水并于顯示屏顯示數據,安裝好攪拌桶,置于設備底座之上,轉動旋鈕控制電機下降與攪拌桶連接,開啟攪拌。
More
09
作品:“碧海拾星”方格星蟲加工產品設計
作者:陳曉
指導老師:王賡奕
本次設計圍繞沙蟲的加工方式展開設計,明確沙蟲的四個主要加工步驟:去沙、清洗、燙煮和烘干,參考市面上的相關去核產品,設計出可行的去沙結構,比對市面上現有的干燥方式并參考類似的烘干產品,運用熱風干燥工藝結合傳送帶式的結構設計沙蟲的烘干結構。產品的主要設計點在于將去沙、清洗,燙煮和烘干四個功能相結合,實現沙蟲完整加工過程的一體化和自動化,減少人力付出,提升用戶的體驗。
More
10
作品:“登陸月球”虛擬體驗產品設計
作者:陳潔
指導老師:陽海鷗
這是一套為青少年設計的產品,一共由三個產品組成,分別是:VR眼鏡、操作識別環套、月球漫步體驗儀。整套產品的主要功能是為青少年提供登陸月球虛擬體驗,同時科普月球知識、中國航天史、其他太空知識;讓青少年體驗在月球上的感受時還能學到更多知識,讓更多青少年感受到月球的魅力,了解中國探月工程的意義所在。
More
11
作品:廣西北部灣紅樹林種植機器人設計開發
作者:黎湘
指導老師:白聃
本次畢業設計圍繞廣西北部灣紅樹林退化嚴重背景下的植被面積恢復目標,針對紅樹林胚軸插植作業設計出搭載新型輪腿行進結構,具備自動挖坑、自動定點放苗、自動回填壓土等功能的一體化智能紅樹林種植多功能機器人。為紅樹林智能種植設備的市場空白提出了方案設想,解決了人工種植紅樹林勞作強度大等痛點,有效提高種植效率和規避人力種植誤差,為保護廣西北部灣紅樹林探索出嶄新的解決方案。
More

產品設計

01
作品:基于行為習慣培養的情感化飲水產品設計
作者:凌昌德
指導老師:覃千航
本次畢業設計以培養大學生良好飲水習慣的產品設計為主體,將表情符號融入產品設計中,通過表情將不同情緒的表現傳遞給用戶,吸引用戶的注意,同時將不同類型的情緒與用戶飲水情況掛鉤,最后再通過表情的方式將飲水情況呈現給用戶。對于飲水習慣的培養并不是強制性、機械性的工作,讓用戶關注自身飲水狀況才是本次設計圍繞的核心。
More
02
作品:兒童情緒認知益智玩具設計
作者:莫務璇
指導老師:韋維
本設計在作品中使用音樂渲染以及多種玩法,并融入廣西地域性文化,讓兒童在玩耍玩具中,可以對情緒有一個基礎的認知,且感受到廣西獨特的文化魅力。
More
03
作品:壯族傳統音樂的交互體驗產品設計開發
作者:張智權
指導老師:田文達
本設計嘗試探討以聲音為主題進行文創產品交互體驗設計開發,深入調查壯族傳統音樂的音色以及發聲特點,從壯族傳統音樂的頻率與振幅出發,提取音樂片段對音源進行了二次創作,產生適用于Cymatics(音流學)實驗的音頻采樣,依靠克拉尼圖形與利薩如圖形原理實現壯族音樂元素產生聲音可視化互動,提取壯族傳統音樂可視化產生的圖形融入文創產品之中,借助物理現象使壯族傳統音樂產生新型的交互體驗方式。
More
04
作品:基于文明城市建設的移動餐車創新設計
作者:侯智中
指導老師:陽海鷗
本設計圍繞“文明城市建設,便民利民”理念展開設計,秉承著宣揚傳統美食文化和針對路邊攤販、大排檔等飲食場所帶來的環境治理問題而進行的餐車設計。設計主要在原有的產品技術、功能和人機上進行改良和創新,以桂林為例,設計出一種多功能的環保餐車。它采用油煙過濾系統、垃圾處理系統,解決油煙和垃圾帶來的環境污染;采用合理設計,通過能源階梯利用,充分利用能源,達到節能效果。
More
05
作品:關于氣象知識的科普類產品設計
作者:鄺云美
指導老師:覃千航
面向青少年兒童科普氣象知識為設計主題。選取了四種氣象現象為設計載體,通過產品與APP界面相結合,輸出一套氣象模塊化產品,采取新穎的表現形式,提升氣象科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當用戶在使用產品時,使其體驗到寓教于樂的學習樂趣。
More
06
作品:疫情期間高鐵環境下的自動送餐機設計
作者:梁裕
指導老師:何峰
高鐵自動送餐車在外形上融入可愛元素,寬度為38cm的送餐機以適應車廂過道實際最小值56cm的范圍。在功能上設計了26個推出裝置,后置嵌入式飲水設計,在消毒裝置上采用局部與大范圍的消毒模式,其中利用過氧化氫干霧消毒的特性在車廂循跡交叉使用。在結構上通過最優的的空間物件安排并通過控制面板與開關閥的相互作用推出餐盒,餐車兩側設計了線上與線下選餐與付款的觸屏設備。
More
07
作品:廣西儺文化的疫情防護文創產品設計
作者:阮麗詩
指導老師:陽海鷗
該設計是一款融入了廣西儺文化的疫情防護產品。以年輕用戶為核心,以廣西儺文化為研究對象,產品主要以紅外線電子體溫計、多功能紫外線消毒器和防毒面具為載體,將廣西儺文化內涵與疫情防護用具功能進行創新結合。設計對廣西儺文化的特色元素進行提取再設計,采用創新產品的形式使儺文化貼近生活,起到了弘揚與宣傳廣西民族文化的作用。
More
08
作品:西南山林邊境地區防越境智能安防系統設計
作者:孫錦荘
指導老師:唐博
針對新冠疫情期間國家西南山林邊境地區非法越境事件頻發,防控形式越發嚴峻的現實情況,進行防越境智能無人安防系統設計。本次設計充分考慮西南邊境地區復雜的山林環境和多變的地形地貌,運用5G高速率低延時的網絡技術,設計由智能防護欄、雷達探測、視頻監控、無人機布防與追蹤、指揮中心等五大部分構成一個完整、立體的邊境安防系統。
More
09
作品:侗族文化語境下的積木玩具創新設計
作者:王雨薇
指導老師:周游天
本次設計是以探究侗族文化兒童玩具中的應用為出發點,探索侗族文化與當代兒童積木玩具設計的結合路徑。將積木為載體,侗族民間故事作為主題,結合侗族傳統服飾、器具、建筑等等一些侗族元素做出一系列的具有美育功能的兒童積木玩具。
More
10
作品:紅外避障滑板產品設計
作者:楊杰龍
指導老師:陽云青
本次設計是一款結合了以紅外避障感應為主,萬向輪、搖桿等附加結合功能一體化的電動滑板產品。通過紅外避障系統進行聲音提醒和減少速度緩行,避障途中出現一些不可控的情況,底部設計第三個輪子使滑板面對復雜路況時能提高出行效率。
More
11
作品:智能導盲杖組合產品的創新設計
作者:楊倩茹
指導老師:周游天
本設計改善視覺障礙特殊人群的出行問題,產品通過將AR導航技術、5G聯網、AI智能識別技術、5.0藍牙技術、語音播報等模塊化功能相結合,以達到幫助視視障人群出行的目的。此外,將情感性設計方法應用于導盲杖的造型設計當中,更大程度地幫助視障人群解決出行問題。
More
12
作品:基于語文學科教育的兒童益智產品設計
作者:楊婷
指導老師:梁韻
本設計兼顧教育方式的多樣性與教學方式靈活性。產品以幾何圖形六邊形為主,將漢字筆畫32種筆畫分別位列于六邊形的六個面上,產品由一個六面體主塊和六個擴展的六面體塊組成,改變傳統的語言文字教學,以拆解漢字筆畫與拼音為出發點,實現教學的趣味性。
More
13
作品:“花橋熏藝”——侗族竹編醒茶提香器設計
作者:張蕊旭
指導老師:唐亮
本設計為一款具有侗族特色的竹編醒茶提香器文創產品,具備在室內空間進行醒茶、祛味、烘干熏香等功能。同時使用竹編工藝進行結構點綴,使非遺工藝走進人們視野,推動傳統手工藝融入現實生活,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More
14
作品:針對發音原理教學的教具產品設計
作者:趙冬旭
指導老師:陽海鷗
本設計圍繞初中物理發音原理,對教科書中的“聲現象”這一單元的知識點進行配套教具產品的創新設計。通過對教具產品造型、配色、結構的系統設計,以提高教師對中學物理“聲現象”相關知識點的授課質量和學生們的學習效果。
More
15
作品:基于數字孿生概念的壯族麼乜文創設計
作者:鄭景源
指導老師:田文達
本設計以麼乜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為研究內容,通過研究Grasshopper參數化設計方法在壯族麼乜造型設計中進行參數化設計,通過設計分析對麼乜文化可提取的元素進行整合分析,最后利用Grasshopper參數化設計手段對造型進行設計創作,形成完整的作品形態。
More
END

免責聲明:本網站中未標注“來源或是標注“來源**(網站)”的作品,均轉載于第三方網站,本網站轉載系出于傳遞創意設計競賽信息之目的,不保證所有賽事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請您在閱讀、創作過程中自行確認,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刪除。


亚洲大波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