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學院 > 畢業設計 >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本期責任導師
強勇教授、韓濤教授、何君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表里:氣息的追尋》?作者:史儒

導師組:強勇、李玉峰、王捷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皮膚包裹著人,就像人類心底里蘊藏著的情感與情緒,我想通過表層皮膚的氣味去觸及里層的情緒。我將氣味貼合到人的身上,而服裝就像自我內里的表述,是情緒具象化的自我表達的鎧甲。我將虛擬的服裝與具象的服裝結合,期望可以把自我探尋過程中的崎嶇與經歷化為舞蹈、掙扎與釋放。

導師評語
將嗅覺與偏重視覺、觸覺的服飾設計聯系在一起展開畢業設計,是史儒同學在本科學習尾聲階段的一次嘗試。她以自己對生活的個人感受為出發點,將設計與人的生理、心理的變化做一個內在的聯結。從造型、材料、色彩、配樂、光線的確定,到制作、腳本、拍攝、剪輯,以及書籍排版等諸多環節的最終完成,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疫情的起伏不定也為她的畢業創作帶來諸多不便,但她都逐一克服,這樣的一段經歷體驗,我想又會成為她在未來設計的新素材!

——強勇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SELF-LOVE》??作者:孫伊寧

導師組:強勇、李寧、劉治治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該系列服裝通過黑白兩種顏色的結合形成相對鮮明的視覺沖擊,將婚紗和西服元素同時呈現在同一套服裝中,表達了女性可以擁有獨立的個性和多重身份,同時可以基于社會和家庭演繹出更多作為獨立個體的可能性。
導師評語
孫伊寧同學基于家庭和社會的背景下,將婚紗與西服元素相結合,試圖表達女性的獨立個性與多重身份間的關系思考。通過創作想法與造型、材料的結合,基本表達出對《SELF LOVE》所要傳達出的創作初衷。

——強勇教授

這根撣子來自地球》?作者:趙一澤

導師組:強勇、王子源、孫子唯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以雞毛撣子這一生活物件為創作起點展開想象,創作分為七個章節對應七個裝置,每一章節所對應的主題是:《第一章:看上去很美》- 感情;《第二章:狗十三》- 規訓;《第三章:一地雞毛》- 理想與瑣事;《第四章:七道門》- 自省與克制;《第五章:可愛的洪水猛獸》- 形式主義;《第六章:過把癮就死》- 白日夢想家;《第七章:新兵連》- 集體主義。

導師評語
趙一澤通過自己的成長體驗、記憶及對周圍生活的觀察,選擇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撣子為題,展開他的本科畢業設計。他本人在整個創作的過程中,以極其認真的態度,結合論文寫作,參看大量文獻,不斷推敲作品的內涵與形式,試圖將來源于民生設計的創作初衷與藝術觀念、設計思路有機地結合并恰當地呈現出來。在輔導的過程中,能體會到他通過畢業創作所取得的進步!希望他保持這種專業的良好狀態,持續努力!

——強勇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動物園》?作者:崔譯丹

導師組:韓濤、林彤、靳軍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在當今網絡中,擬人化的寵物往往能得到廣泛傳播,但那些寵物已經不再是動物,只是人類的單純投射。作品從這樣時代問題出發,將動物與攝影器材相結合,試圖創造出后人類語境下的賽博格動物。作品視頻分為三個篇章,分別講述了動物與人從被看到互看再到看的過程,希望能借此引發人們對于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導師評語
崔譯丹同學的作品從非人類中心主義的角度出發,針對目前寵物被過度擬人化這一現象,通過動畫的形式探討人類與動物互相“看”的不同狀態。作品以重構動物的方式創造出賽博格化的動物,并將它們置入日常生活場景,以擬人化的方式呈現了可旁觀人類自己面貌的概括再現,引發人們對于人類中心的思考與對自身的反思。

——韓濤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渡|橋》?作者:李楊

導師組:韓濤、張文超、靳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機制的快速運行塑造和規范著社會生活,形成一種無形的城市秩序,從特定城市的社會風景敘事鋪開故事,尋找抽象的,擾亂常態的“逃逸線”,展開通過渡橋而逃離城市機制與規訓日常的想象,最終又把想象禁錮在城市無休止的工程建設模型中,逃逸沒有結束,渡橋沒有終點。
導師評語
李楊同學的畢業作品通過對城市狀態的觀察,從特定城市的社會風景敘事鋪開故事,借由超現實與虛擬建模的手法,從中尋找能夠脫離規訓生活的抽象部分,并結合自身專業尋找新的更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以虛擬想象的載體嘗試傳達現實性的想法,揭示了在無形的城市秩序下,我們仍然在尋找一種精神逃逸的可能。

——韓濤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信號》?作者:任瑩月

導師組:韓濤、石韻媛、薛天寵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信號,發射和接收。聲音,可以歸結為一種聽覺電信號。通過這種信號,我們傳遞大量信息,同時接受著大量信息。但當聲音不再被接收,連接是否會斷開,信號是否會減弱直至消逝?!缎盘枴坊诟赣H失聰的左耳制作模型,作品意在為聽力障礙者包括父親和社會建立起橋梁,進而引起社會關懷和重視的觀念藝術。
導師評語
《信號》以聲音作為主題,針對聽力障礙和社會信息資源不公,通過聯合聽力障礙者發聲制作聲音影像以及制作模型并拍攝,借由了觀念藝術的思路,探討了聽覺與社會觀念的認知偏差以及二次聽障的概念引入,并在這個基礎上研究了3個不同的維度的工作:社會制度與聽障,個人與模型,聽障與聲音。最終得出了二次聽障的危害性遠超于聽覺本身。當聲音作為媒介時,個人與聲音間的連接被無限放大,進而希望引起社會關懷和幫助。

——韓濤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非等價交換》?作者:鄧益如

導師組:韓濤、費俊、王黎明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數字時代下,個體對隱私安全的擔憂與對科技便利的需求使隱私悖論現象復雜化,用戶與國家、市場,顧慮與需求的不平等形成了隱私的非等價交換。我將隱私悖論的表現分為捕、誘和惑三個章節?!安丁毕笳鞅O控、管制等無法反抗的、強制性的,國家對個體的信息捕獲行為;“誘”代表數字時代中,市場所帶給個體的服務和商業行為。個體在擔憂隱私安全的同時,又難以割舍當下的科技便利;“惑”一方面象征個體在對隱私的態度和行為中的困惑境地,另一方面指社交平臺普遍、鼓勵分享氛圍的時代中,個體出于追求自我表露欲望,卻無形中迷惑自己陷入全景監獄的狀態。

導師評語
數字時代下,我們何嘗不在金字塔中,在欲求與保障之間抉擇?鄧益如的創作以當下的社會現狀出發,以用戶的角度敘述,結合時代特征與技術,通過影像探討當下的隱私悖論現象。分國家、市場及個體三個維度工作,最終呈現出側重于精神和意識層面的實驗性影像作品,揭示個體與社會非平等的碰撞,態度與行為的沖突,并在此基礎上嘗試專業藝術語言的重組與創新。

——韓濤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元界面》?作者:陳琪心

導師組:何君、宋協偉、王黎明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你看著界面中映射的自己,活在當下,體驗未知。元界面是界面的一次歸檔,創作并收錄了從0101——0202的102種體驗,通過視覺與觸覺兩個角度切入現實與虛擬的關系,以碎片化的方式,文本、圖像、物品給予人的感官聯結,體驗界面的無限可能。

在這個一切都碎片化的時代,元界面將102個文本、人與機器在某一固定視角下所看到的不同圖像相對應,呈現的是人與機器意識相交的瞬間;這些瞬間在界面中被不斷的展開、合并,通過視覺讓人們體驗人與機器意識碰撞的非自然蔓延;用機器通過濾波掃描“界面”本身,還原界面在虛擬中的一種未知狀態。未知是下一秒的未知,是潛意識的未知,是界面的無限可能。

導師評語
評價一個設計作品要從兩個角度來看,原創性與時代感。陳琪心的畢設作品《元界面》在傳統視覺設計的基礎上,通過對編碼技術的使用,融入了自身對于界面的理解與反思,以觸覺與視覺結合的方式,營造了一種特別的感官體驗。

——何君教授

《環形電梯》?作者:魯澤華

導師組:何君、劉驍、劉治治

*快速滑動查看96部委托電梯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以電梯為切入點 , 幻想由人們當下周而復始的循環狀態 ,隔離閉塞的生活狀態從而誕生的一部將時空交匯的環形電梯 . 探討人的狀態,人、手機與空間、時間以及虛擬現實。

導師評語
魯澤華的畢業設計是從疫情期間人被隔離在家“孤獨”的狀態作為切入點,用視覺的方式去研究物、人、事、空間之間的關系,通過定義“一部電梯=一部手機”,以獨特的視角對當下人生活狀態的探討和反思。

——何君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未來的懷舊》?作者:羅弋晴

導師組:何君、陳小文、何浩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越來越感到被窒息在時間和空間的常規界限中,未來的懷舊將會越來越強烈。本作品中,未來的懷舊被定義為對當下事物重新審視的一種新的形式和方法,我將視角聚焦于日常物品,對于人們對當下日常物品在未來所產生的懷舊行為進行推測和思辨,目的是希望觀者用更長遠的眼光和推測的思維來重新看待和反思當下發生的事。

導師評語
羅弋晴在畢業創作過程中態度認真、調研也相對充分,很快就確定了創作的概念與方向,對身邊物件進行研究和嘗試,試圖站在不同的語境下進行創作。遺憾的是,在創作過程中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3D建模上,關注點沒有聚焦在前期確定的視覺+聲音來表達懷舊主題上,在視覺呈現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希望能繼續努力。

——何君教授

新通路 The New Pathway》??作者:陳佳立
導師組:何君、周嵐、周舒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當虛擬世界語言已滲透進日常生活,元宇宙作為一促成討論的鑰匙,將虛擬世界化身為承載人類未來幻想的場所。

當一切事物被發生在虛擬世界中,它將被元宇宙提供未來化、虛擬化的內在意義與外在形態,從而實現事物自體的變化與進化。

作品以虛擬世界物性作為哲學根基,試圖構造視覺形象設計被發生在虛擬世界后的三維化形態。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展⑤


免責聲明:本網站中未標注“來源或是標注“來源**(網站)”的作品,均轉載于第三方網站,本網站轉載系出于傳遞創意設計競賽信息之目的,不保證所有賽事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請您在閱讀、創作過程中自行確認,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刪除。


亚洲大波少妇